2013/12/15

Maters of Doom

書, 是去年就看完了. 但是一直沒有寫心得- - 不知道為什麼最近相關事件陸續發生, 今天索性來打讀書報告.

Master of Doom, 講FPS鼻祖id software跟創辦人兩個John的故事, 算是傳記文, 可大概是故事真的太精采了吧, 讀起來比看電影還熱血, 從兩個人的童年, 講到認識合夥, 大紅大紫, 拆夥, 前半段當考古文, 後半段有些開始跟我的學生歲月交疊, 也是別有番趣味.

必須承認我對id software的印象在大學畢業前都還是一連串支離破碎的蒙太奇, 我是有玩過Doom一代, 七八歲左右的時候吧.......結果從此對FPS有玩了會頭暈想吐的陰影= = (還有開電梯一定要先後退兩步防怪獸出來嚇人). 高中時CS當道, 那時看遊戲雜誌報導幾乎所有FPS清一色都是用所謂的Quake3引擎. 玩重返德總時, 才知道這遊戲的上一代是史上第一個FPS. 高三升大一時Doom3發行, 記得一直看到廣告叫大家升級硬體才操得動這隻怪獸, 那應該是第一款讓我覺得遊戲畫面怎麼可以好到這麼嚇人的遊戲吧. 大二修組語時cyy有拿出幾本課外教材, 提到作者是Doom的開發人員(應該是Graphics Programming black book或是Zen of code optimization吧...)大三開始有修些圖學相關的課了, 歐陽老大在講BSP tree時, 提到這是某個FPS很出名的優化技巧(那次期中考有一題是手寫build/travel BSP tree, 我還記得.......) 批踢踢上不知道在哪邊爬文提到了Quake3有段近乎黑魔法的inverse sqrt優化函式, 讀完的心得真的就像source code comment上寫的: "WTF......." 某次在圖書館讀到Times對id的訪談: "id的程式組只有十三人", "我只會雇用那些擁有我不了解的技術的人"......

綜合以上: "美國有個FPS的技術狂公司, 由某個技術狂人領軍, 規模不大, 但每次出了新遊戲都在強迫消費者硬體升級" 大約就是我對id的印象

在ETC念書, 暑假給Adrien老大打工時, 某次在討論可以用的open source game engine, Eric有提到Doom3快要open source了. 基於好奇去wiki查了一下...這個叫John Carmack的傢伙是哪個星球生出來的妖怪= =大學念兩個學期就沒念了, 然後寫出Doom引擎時沒有學過正統的3d數學, 德總的software renderer居然是ray casting based的, 土法煉鋼自己研究出stencil shadow volume.......還是個freeware的掌旗大將. 對這人一下子憑添了不少好感. 之後在ngmoco, 在bigpoint, 發現這個名字似乎在遊戲業已經是種近乎神的存在了, 每個人在講到這名字時, 都好像空氣中會有無形的挪抬(以示尊敬.......)

弄Ethereal時, 跟這些美國同學也有聊到id, 不過他們提到更多的, 是另外那一個John Romero, 以及他那個聲名狼藉的海報"John Romero's about to make you his bitch". "所以後來的結果咧?" "喔它們兩個鬧翻了, 然後Romero離開id, 出了款近乎笑話的作品Daikatana" 我是沒玩過大刀啦, 在bigpoint時的server lead Ron講到這遊戲:"oh don't even try, you didn't miss that much"........聽起來是真的挺慘的= =


一個game designer跟game programmer鬧翻, designer要去尋找以設計為核心的理想國度, 最後摔了一個大跟頭, 真的很像遊戲業午餐時段會拿來講的寓言故事......

等到把書拿起來看後, 對這個John的好感也是大增: 熱愛heavy metal跟暴力漫畫的叛逆少年, 掃台家裡方圓十里的街機記錄, 自學組語的硬派programmer, 把人家的demo遊戲拔出來放進自己hack過的改良版拿到骨灰傳奇Origin的offer.....  活脫脫就是個搖滾巨星! 另外一邊Carmack的青春, 也讓我覺得自己的青春好蒼白..... 自製土製炸藥去學校偷電腦, 柔道好手(好到可以反過來修理霸凌他的惡霸)大學中輟後就在當freelancer: "If he could simply program the computer, fix up his car, and play D&D for the rest of his life, he would be happy" 兩個人都很叛逆, 而且很有叛逆的本錢.
主持人好可憐= =


書的筆調很浪漫, 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這樣浪漫的故事要再發生一次的機會也不高. 現在沒有人需要在周六日把公司電腦幹回家做自己的遊戲, 也不會有人在湖水暴漲時游泳游到湖心小屋去工作, pizza, diet coke, rock n roll 其實加班時也是這個模式, 只是身在其中時我也沒覺得那麼浪漫. 會覺得感動, 就是這些人那種對全世界比中指, you don't like it then get the fuck out的態度, 卻真的拿出讓世界對他們俯首稱臣的作品, 我沒那態度也沒那身手, 看得痛快, 卻只能在旁邊悠然神往.

兩個人分道揚鑣的描寫, 也非常的有戲劇張力. Carmack不再是gamer, Romero不再熱衷技術, 明知道結局是怎麼樣, 隨著情節一步步的推進, 還是覺得很揪心. 然後再看Romero高調的另起爐灶, 高調的翻船, 看Carmack變成獨裁的暴君(雖然最近的訪談看起來他變得很親和, 大概是有了家庭的關係吧= =)最後跟大學對id的印象(那個技術狂公司)接了起來, 鼻頭有點酸酸的

2012 QuakeCon keynote

除此之外, 有些是有趣的考古: 在這個free 2 play歪風當道的年代, 其實早在九零年初就有類似的like it then pay more to unlock的概念了. 原來曾經有那個年代你想要玩遊戲, 得自己一個字一個字把雜誌上附的程式碼打進電腦編譯才能玩(硬派到爆表了!前陣子跟senior同事考證過後確認屬實!因為他幹過一模一樣的事!!!)原來Trent Reznor是Doom的超級迷弟, 原來那個年代你只要開個提供遊戲連線的server你也有機會撈順手財成為百萬富翁.

有些則單純是geek的熱血: "Abrash chose Carmack over Gates. The potential at id was too great, he thought; he wanted to have a front-row seat to see that breakthrough virtual world, that networked 3-D world, evolve. Furthermore, he was touched by the subtext of Carmack's invitation. Carmack seemed lonely, Abrash though, like he didn't have anyone who appreciated the beauty of his ideas." 英雄的相知相惜, 讀到這段時都快要哭出來了

有些是火鳳燎原式的驚鴻一瞥: 講到跟freeware時期的東家說再見時, 對方有個剛加盟的年輕人Tim Sweeney(Epic創辦人, Unreal之父), 世界怎麼可以這麼小!!!(看GPU gems裡面Tim寫序提到當初是受了Carmack的Doom感召, 寫出了第一代的UE, 談到software based renderer轉到硬體加速的fixed function pipeline又回到近代的programmable shader. 遙想公瑾當年,  雄姿英發~) 講到Ion Storm在E3時被另外一款後起scifi RTS修理, 那個遊戲叫星海爭霸......(跟這篇對著看效果加倍 )



EPIC Tim Sweeney, DICE Johan Andersson, Id John Carmack 三雄Nvidia論劍

也提到了Doom與科倫拜槍擊事件, 我曾經一直認為, 不要因為那些腦包玩射擊遊戲跟聽重金屬, 就牽拖這兩者有正相關. 最近看著Call of Duty一段又一段的廣告, 明星們笑著開槍, 笑著中彈, 看著MGRR中雷電把對方切成兩半的清晰斷面, 不自覺內心一陣發寒: 難道是我老了嗎.......搞不好真的是有正相關.......

2013/08/07 Carmack出任Oculus CTO
2013/11/23 Carmack離開id software
2013/12/10 Doom滿二十歲

儘管不是從頭開始看到尾, 這大概也標示了一個時代的結束吧. 因為這歷史性的一刻, 我把Doom1又拿出來品味了一下, 還是五分鐘就開始motion sick......